巴蛇 套色山海经图鉴 巴蛇是中国古时相传能吞食大象的蛇,经过三年,象的骨头才被吐出。记载于《山海经·海内南经》。后世将这种以小吞大的情形,用来比喻人心的贪婪无度。可见于《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梁尚宾看这场交易,尽有便宜,欢喜无限。 正是:贪痴无底蛇吞象,祸福难明螳捕蝉。” 文献 《山海经·海内南经》 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山海经·海内经》 又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 蒋应镐绘图 打赏赞(23)分享
好像也叫修蛇,建议在括号中加上
假若森林蟒与幼年小象会不会,就更贴近于现代人的理解呢,又或许辨认错象骨。
不过如果真的有那么大的蛇,还真的是一奇观,想想就觉得壮观耸人。
巴蛇应该很大,按照蛇类的进食习惯,能把大象绞杀并且吞下,巴蛇的体型应该是非常大的,可是这么大的体型消化一头大象却需要三年的时间,并且没有把骨头消化掉,这是不是有点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