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鸟是中国古代的传说生物,也称为鹣鹣、蛮蛮、𪈮(音“蛮”)、𪈿(【蛮鸟】音“门”)。传说中的比翼鸟只有一目一翼,因此必须雌雄两只鸟相互协助才能飞行。据说此鸟一出现,就发生洪水。说其颜色一青一赤。为唐六典中大瑞之物。
海外南经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
大荒西经 有比翼之鳥,有白鳥,青翼,黄尾,玄喙。
西山经 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比翼鸟,一青一赤,在参嵎山。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郭璞注:“似凫,青赤色。”
崇丘山有鳥,一足,一翼,一目,相得而飛,名曰䖟。見則吉良,乘之壽千歲。
比翼鸟,一名鹣鹣,背青腹赤,一翼一目,相比而飞。《水经注》云:林邑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归飞。终日自呼,一名蛮蛮。《山海经》:崇吾之山,鸟曰蛮蛮,如凫,一翼一目。即鹣鹣也。蛮亦作〈蛮鸟〉。予有《代闺人寄远曲》云:"鹣鹣一赤一青衣,比翼多年在翠微。南海有禽皆不北,如何夫婿不归飞。"
《山海经》曰:「比翼一名鹣鹣,一名蛮。其状如凫,一翼一目,色青赤。处于南山、昆吾、金门之山,诘胸国东。不比不飞。」 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德及高远,则比翼鸟至。」 又曰:「王者有孝德则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