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十二时虫,蜥蜴状,传说头随时间变成相应的生肖状。夏天出现在篱笆之间,称见到会称心如意。避役一种变色龙。
也有传它伤人人就死了,潜伏在暗处咬人,跑到篱笆上看死人家属哭。
478 南海有毒虫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为十二时虫。一日一夜,随十二时变其色,乍赤乍黄。亦呼为篱头虫。传云,伤人立死,既潜噬人,急走于藩篱之上,望其死者亲族之哭。新州西南诸郡,绝不产蛇及蚊蝇。余窜南方十年,竟不睹蛇,盛夏露卧,无噆肤之苦。此人谓南方少蛇,以为夷獠所食。别有水蛇,形状稍短,不居陆地,非喷毒啮人者。(出《投荒杂录》)
《岭南异物志》曰:容州有虫如守宫,身圆而颈长,头有冠帻。一日中随时变色,青黄赤白黑,未常定。土人不能名,呼为十二时虫。啮人不可疗。
又曰:南方有虫,大如守宫,足长,身青,肉鬛赤色。其首随十二时变,子时鼠,丑时牛,亥时猪。性不伤人,名曰避役。见者有喜庆。
十二时虫,蛇师、蜥蜴之类也。上色者,身尾长尺余,脑上连背有髻桩,草树上行极迅速,亦多在人家篱落间。
南中有虫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虫。状似蛇医,脚长,色青赤,肉鬣。暑月时见於篱壁间,俗云见者多称意事。其首倏忽更变,为十二辰状。
一名吉度蛇,吉度者,象其声也。其背色绿,有黄斑点若古锦。自旦至暮,常变十二种色。有得其一,闭于笼中玩之,止见变黄、褐、赤、黑四色。多居古木窍间。人以其声与色之异,喜捕取之,得其雌雄合者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