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种羊,后来叫骨种羊,古代传说产于拂菻国 (指东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海沿岸一带)的一种羊。
用羊的脐带或胫骨或皮肉种在土中,听到雷声就长出来,等到大了,用鼓声吓这种植物,脐带断了便能行走,吃草,到了秋天就可以吃。
《鄂多立克东游记》写了一种长在Cadeli国Caspean山的瓜,瓜熟后裂开,里面会有类似羊羔的动物出来。
欧洲记为Barometz/Tartar Lamb/Borometz植物羊 鞑靼植物羊,记载这种植物分布在中亚,被认为是狗脊。
外国之异,传闻最多。高丽有狗站,以四狗挽车。无启国人死心存,埋之地中,百年又复为人。土哈国昼长夜短,日没顷刻即出。沙弼国日入时声如雷,国中必鸣金鼓发乱之,否则小儿惊死。大耳国耳长七尺,阔四尺,人卧,以一耳为褥,一耳为被。宁台外人,至冬必蛰,如蛇虫状,不饮不食,不语不言,逢春则蠕蠕而动,饮食来往如初。女某国民百年一蛰。雷州民吃熟肉,咒之变生肉,再咒变猪羊,仍还原形,再咒之仍为熟肉矣。其咒曰:“东山王母桃,西方王母桃。”只十字而已,殊不可解。大秦国去长安四万里,羊生土中,脐连于地,割之必死。须击鼓以震之,则脐绝而羊逐水草。此说见《新唐书》,近今果有谷种羊之皮,可见古人非欺我也。
秦之北附庸小邑,有羔羊自然生於土中。候其欲萌,筑墙绕之,恐為兽所食。其脐与地连,割绝则死。击物惊之,乃惊鸣,脐遂绝,则逐水草為群,即今所谓骨种羊也。张守节尝在秦中,问鄂尔多斯贡使,所说亦同,并云此种皆以羊骨种成之,恐古亦当然耳。其种之之法,取羊骨以初冬末日埋地中,初春末日為吹笳呪语,即有小羊从地中出矣。
西域種羊,或云以皮肉埋地,或云以脛骨,率用初冬季春未日,其詳見於《異物志》、《剡溪漫筆》諸書。吴立夫《淵穎集》有《波斯國種羊皮書褥歌》。又元僧楚石詩:「自言羊可種,不信繭成絲。」予嘗考之,不自立夫、楚石始也。北齊高昂詩:「隴種千口羊,泉連百壺酒。朝朝圍山獵,夜夜迎新婦。」形諸歌詠,其來久矣。
西戎传·拂菻
有羊羔生於土中,其国人候其欲萌,乃筑墙以院之,防外兽所食也。然其脐与地连,割之则死,唯人著甲走马及击鼓以骇之,其羔惊鸣而脐絶,便逐水草。
壠种羊出 西海 ,以羊脐种土中,溉以水,闻雷而生,脐系地中,及长,惊以木,脐断便行,囓草,至秋可食,脐内復有种。
西域种羊皮书褥歌寄李仲羽
波斯谷中神夜语,波斯牧羊供别部。当道剚刃羊可食,土城留种羊胫骨。四围筑垣闻杵声,羊子还从胫骨生。青草丛抽脐来断,马蹄踣铁绕垣行。羊子跳踉却在草,鼠王如拳不同老。饫肉筵开塞馔肥,裁皮褥作书林寳。南州侠客遇西人,昔得手褥今无伦。君不见,冰蚕之锦欲盈尺,康洽年来贫不贫。
種羊 大漠迤西俗能種羊凡屠羊用其皮肉惟留骨以初冬未日埋著地中至春陽季月上未日爲吹笳呪語有子羊從土中出凡埋骨一具可得子羊數隻楚石𤦺禪師漠北懐古詩云自言羊可種不信繭成絲盖紀實也吳立夫菜亦有西域種羊皮書褥歌云波斯國中神夜語波斯牧羊俱雜虜當道剚刀羊可食王城留種羊脛骨四圍築垣聞杵聲羊子還從脛骨生詳姚桐壽樂郊私語羊可種而生亦異聞也
宋膺异物志云秦之北附庸小邑有羊黒自然生于土中侯其欲萌筑墙绕之恐兽所食其脐与地连割絶则死击物惊之乃惊鸣脐遂絶则逐水草为羣
地生羊出西域。刘郁《出使西域记》︰以羊脐种于土中,溉以水,闻雷而生,脐与地连。及长,惊以木声,脐乃断,便能行啮草。
大秦国有地生羊,其羔生土中,国人筑墙围之。脐与地连,割之则死。但走马击鼓以骇之,惊鸣脐绝,便逐水草。吴策《渊颖集》云︰西域地生羊,以胫骨种土中,闻雷声,则羊子从骨中生。走马惊之,则脐脱也。其皮可为褥。一云︰漠北人种羊角而生,大如兔而肥美。三说稍异,未知果种何物也?当以刘说为是,然亦神矣。造化之妙,微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