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妖怪主图
查看大图
魑魅
种类:
精怪
特性:
幻象
外形:
兽型
人首
分布:
山中
民族:
称谓:
朝代:
五帝
世界:
中国
收录于:2023年11月10日
异议提交
基本介绍

魑魅或作螭魅,一说魑魅是一种怪物、一说螭与魅是两种怪物,螭为山神,如虎,可以食虎;魅人面兽身,四足,可以迷惑人,是山林的异气所生,会害人。又有称魅为宅神,猪头人形,有尾。

《楞严经集注》将魅解释为兽类通过附身来媚惑人的鬼。

文献资料
论衡

一曰:鬼者,物也,与人无异。天地之间,有鬼之物,常在四边之外,时往来中国,与人杂则,凶恶之类也,故人病且死者乃见之。天地生物也,有人如鸟兽。及其生凶物,亦有似人象鸟兽者。故凶祸之家,或见蜚尸,或见走凶,或见人形,三者皆鬼也。或谓之鬼,或谓之凶,或谓之魅,或谓之魑,皆生存实有,非虚无象类之也。何以明之?成事:俗间家人且凶,见流光集其室,或见其形若鸟之状,时流入堂室,察其不谓若鸟兽矣。夫物有形则能食,能食则便利。便利有验,则形体有实矣。《左氏春秋》曰:“投之四裔,以御魑魅。”《山海经》曰:“北方有鬼国。”说螭者谓之龙物也,而魅与龙相连,魅则龙之类矣。又言:国,人物之党也。《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案可食之物,无空虚者。其物也性与人殊,时见时匿,与龙不常见,无以异也。

大藏经

《法華義疏》

「魑魅魍魎」者,正明疑使,借魍魎魑魅之名喻疑之不決也。

張平子《西京賦》注解云:山神為魑,虎形也。宅神為魅,猪頭人形,身有尾。木石夭怪為魍魎。《春秋》第十卷云「鑄𣂰像物故有百獸之形,使人入山川不逢魑魅魍魎」。注云:魑是山神獸形,魅為怪物,魍魎者水神。「夜叉惡鬼」下,第二、明見使。

古经解钩沉

以禦螭魅

 螭山神獸形或曰如虎而噉虎或曰魅人面獸身而四足賈注服注(並周禮疏二十七)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山林異氣所生以為人害服䖍(史記注一)

史记

乃流四凶族,遷于四裔,以御螭魅。<《集解》服虔曰:「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山林異氣所生,以為人害。」>

与他相关
评论
表情包
0/500
全部回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