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妖怪主图
查看大图
种类:
妖兽
异象
特性:
变化
幻象
外形:
分布:
水中
民族:
称谓:
朝代:
先秦
世界:
中国
收录于:2021年07月22日
异议提交
基本介绍

中国神话传说的海怪,形似蛇而大,有角如龙状。红鬣,腰以下鳞尽逆。能吐气,并形成为海市蜃楼。另有海蛤与此同名,又叫车螯。有雉入海为蜃的说法。

文献资料
搜神记

千岁之雉,入海为蜃

菽园杂记

蜃氣樓臺之說,出《天官書》,其來遠矣。或以蜃為大蛤,《月令》所謂「雉入大海為蜃」是也。或以為蛇所化,海中此物固多有之。然濱海之地,未嘗見有樓臺之狀,惟登州海市,世傳道之,疑以為蜃氣所致。蘇長公《海市詩序》謂其嘗出於春夏,歲晚不復見。公禱於海神之廟,明日見焉。是又以為可禱而得,則非蜃氣矣。《遼東志》云:「遼東東南皆山也,其峰巒疊翠,葱蒨可觀,當夏秋之交,時雨既霽,旭日始興,其山嵐凝結,而城郭樓臺草木隱映,人馬馳驟於煙霧之中,宛若人世所有。雖丹青妙筆,莫盡其狀。古名登、萊海市,謂之神物幻化,豈亦山川靈淑之氣致然邪?」觀此,則所謂樓臺,所謂海市,大抵皆山川之氣掩映日光而成,固非蜃氣,亦非神物。東坡之禱,蓋偶然耳。且詩中有云「朝陽太守南遷歸,喜見石廩堆祝融。自言正直動山鬼,豈知造物哀龍鍾。」其自負亦不淺矣。況此老素善謔,又安知非自神其事以鳴其不平邪!

太平广记

引《述异记》 黃雀秋化爲蛤,春復爲黃雀,五百年爲蜃蛤。

本草纲目

时珍曰︰蛟之属有蜃,其状亦似蛇而大,有角如龙状。红鬣,腰以下鳞尽逆。食燕子。能吁气成楼台城郭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其脂和蜡作烛,香凡百步,烟中亦有楼阁之形。《月令》云︰雉入大水为蜃。陆佃云︰蛇交龟则生龟,交雉则生蜃,物异而感同也。类书云︰蛇与雉交而生子曰蟂, 似蛇四足, 能害人。陆禋云︰蟂音枭, 即蛟也, 或曰蜃也。又鲁至刚云, 正月蛇与雉交生卵, 遇雷即入土数丈为蛇形, 经二三百年, 乃能升腾。卵不入土,但为雉尔。观此数说, 则蛟蜃皆是一类, 有生有化也。 一种海蛤, 与此同名,罗愿以为雉化之蜃,未知然否?详介部车螯下。 时珍曰︰车螯俗讹为昌娥。蜃与蛟蜃之蜃,同名异物。

说文

雉入海,化为蜃。

酉阳杂俎

蜃,身一半已下,鱗盡逆。

礼记

雉入大水为蜃。

广东新语

东莞合兰海,其水漩洄而黝黑,三江之所汇,有龙窟焉。尝有积气如黛,或如白雾,鼓舞吹嘘,倏忽万化。其为城阙、楼台、塔庙诸状,人物、车骑,错出于层峰叠巘之间,尤极壮丽。舟行其中弗见也。自外望之,变幻斯见,即之辄远,离之复近,虽大风雨不能灭,人以为蛟蜃之气所为云。其气或大或小,晴则大,阴则小,五色光芒不定。或如旌旗戈甲,则兆其地有兵革,如仓廪,则兆其地丰登,居人每候之以知灾祥。岁正月初三、四、五日必一见,不见,则以为怪。或谓此乃海气,春晴始见,非也。此蜃气也。蜃者,千岁之雉所化,其为物最神。庄生云: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章者,云物之气也。蜃,龙类也。其能静则为阴,动则为阳。阴而含万象于无,阳而吐万象于有,固于龙具体而微也。然蜃气之起,大抵为舟船多,为楼台者少。《天官书》云: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晋志》云:南夷气如阇台,或类舟船。凡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蜃气多象舟船,亦南夷之气所杂为变怪也。必以春正月见者,盖青阳始动,而龙见于田,蜃亦龙属,故其气与龙皆当春而发,至秋而收也。蜃气与海市不同。海市多见于靖康场,当晦夜,海光忽生,水面尽赤,有无数灯火往来,螺女鲛人之属,喧喧笑语,闻卖珠、鬻锦、数钱、量米麦声,至晓方止。则海市也。或曰:海上有珊瑚之市,在虎头门西,盖即海市。或曰:其地故有沉洲,每月出辄有鬼物就海中为市,所谓沉洲夜市也。陈云淙诗:"月出珊瑚输海市。"盖南海蜃气,有气而无声,海市有声而无气,以此为别。而靖康海市,又与青州不同。靖康海市见于夜,青州见于昼。《番禺杂记》云:海边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人从之多得异物。殆所谓狼〈月荒〉之民也。《水经注》:狼〈月荒〉之民,冥夜为市,以鼻嗅金,即知美恶是也。

夜谭随录

陶,市井人,初不知有蜃气变幻事,惊怪而已。少焉,楼阁半泯,浮屠亦渐敛缩,只馀八九级。大风忽起,波浪拍天,楼阁浮屠,片片吹如碎锦,顷刻都灭。陶冒风而行,至营中,质诸土人,始知为海市云。

祖庭事苑

又物类相感志云。一说蜃即蛤也。车螯是大蛤。能吐气为楼台。海中常依岛屿间出此气。一云龙。一云蜃。蜃之为状如螭龙。而有耳角皆鬣。江海中望如烈火。而多变化。天之将雨。朝暮间吐气。黑霭结成楼台。屋栏分明。一视之间。变现阔狭高低。故无揩定。

其他图
妖怪其他图片
查看大图
妖怪其他图片
查看大图
评论
表情包
0/500
全部回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