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仙。早在殷商(东夷人建立的王朝)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最初的形象是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个性贞烈。在后代逐渐演变为道教上古神灵,成为中国神话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近代由于罗教系民间秘密宗教的盛行,许多人把无生老母(同一人)与西王母视为同一神,号称“母娘”。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里记载,西王母象征灾疫和刑罚,为带来疾病与灾祸之妖母,其形象为一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与虎豹有着密切的联系。
王母上殿东向坐,着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南面东向,头上戴七种,青气郁郁如云。有三青鸟如乌大,立侍母旁。时设九微灯。帝东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辄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唯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
《山海经·海内北经》 西王母梯几而戴勝。其南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
《山海经·大荒西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山海经·西山经》 赢母之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