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澎湖地区,海上飘来的王船分为邪恶的王船、上苍派来的王船。邪恶的王船会抓交替,没有实体,上苍派来的王船不会害人。
认为从海上漂来的王船是恶神,在海上漂游着无形的王船,王爷乘着王船靠岸,会抓人当水手,被抓之人会死,称为王船捡人。
中国南方有烧纸船送瘟神的习俗,如福州的瘟神五帝姓张、钟、刘、史、赵,闽南瘟神称王爷,多达360位。闽南的王船多为木制,放入海中的王船经常会漂至澎湖,当地人以为是神,会进行祭祀,以当地的神为主人,漂来的为客人。之后或是继续送回海中,或是焚化。
清末泉州在送王船时不允许小孩观看,怕魂魄被王爷带上船。亦是瘟神特征的留存。
澎湖的王爺信仰及其傳說
闽台民间信仰源流
各澳皆有大王廟,神各有姓。民間崇奉維謹。甚至造王船設王醮,其説亦自内地傳來,内地所造王船有所謂福料者。堅繳整肅,旗幟皆綢緞,鮮明奪目。有龍林料者,有半木半緞者,造畢或擇日付之一炬,謂之遊天河。或派數人駕船遊海上,謂之遊地河。皆維神所命焉。神各有乩童,或以亂筆指示,比比然也。澎地值豐樂之歲,亦造王船。顧不若内地之堅整也,具體而已。間多以紙爲之,然費已不貲矣。或内地王船偶遊至港,船中虚無一人,自能轉舵,入口下帆下椗,不若分寸。故民間相驚以爲神,曰:王船至矣。則舉國若狂,畏敬特甚,聚衆鳩錢奉其神,於該鄉王廟建雖潢戲,設席祀王,如請客然。以本廟之神爲主,頭家皆肅衣冠跪進酒食,祀畢,仍送之遊海或即焚化,亦維神所命云。竊謂造船送王亦古者逐疫之意,使遊魂滯魄有所依歸而不爲厲也。南人尚鬼積習相沿,故此風特甚。亦聖賢所不盡禁,然費用永免過奢,則在當局者之善於樽節已。
民間齋醮祈福,大約不離古儺,近是最慎重者曰王醮。先造一船曰王船,設王三位<或曰一溫姓一朱姓一池姓>安置外方,迎至壇次齋醮之時,儀仗執事器物筵品極誠,盡敬船中,百凡齊備器物,窮工極巧,糜金錢四五百兩,少亦二三百兩,醮畢,設享席演戲送至水濱,任其飄去<紙船則送至水濱焚之>夫儺以逐疫,聖人不妨。從眾至,云船泊其地則其鄉必為厲,須建醮禳之噫,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豈有至則為厲而更禳之理。且人亦何樂為不見益己而務貽禍於人之事耶。此理之不可信者也。
斂金造船,器用幣帛服食悉備,召巫設壇名曰王醮,三歲一舉,以送瘟王。醮畢,盛席演戲,執事儼恪跽進酒食,既畢乃送船入水,順流揚帆以去。或泊其岸則其鄉多厲,必更禳之。相傳昔有荷蘭人,夜遇船於海洋,疑為賊艘。舉砲攻擊往來閃爍。至天明望見滿船皆紙糊神像,眾大駭,不數日疫死過半。近年有輿船而焚諸水次者,代木以竹五采紙褙而飾之。每一醮動數百金,少亦中人數倍之產,雖窮鄉僻壤莫敢恡者。